服务热线:
13206405565
您的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交通强市】叙毕铁路即将通车!穿越“高瓦斯”突围“浅埋段”这座隧道贯通有多难

详细介绍

  历时7年建设,叙毕铁路已具备通车条件,进入开通倒计时。叙毕铁路属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的攻坚工程,起自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北站,向南经宜宾市兴文县,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镇雄县,至贵州省毕节市毕节东站。线公里/小时,为国家Ⅰ级单线电气化铁路。

  叙毕铁路采用川滇段和贵州段分段建设,其中,川滇段正线%,由蜀道集团主导投资建设,叙镇铁路公司建设管理。叙毕铁路(川滇段)是我省首条跨省合作、地方主导的铁路建设项目,云投铁路作为我省铁路建设出资人代表,已提前建设工期2年完成省方出资任务,在做好资金保障的同时,协同大股东蜀道集团主动靠前服务,多次实地调研新高坡隧道、斑竹林隧道、冯家寨特大桥、鱼洞乡特大桥等重难点工程,现场协助处理问题,多措并举推动项目建设。

  叙毕铁路于2016年10月开工建设,项目地形变化复杂,施工难度极大。线路海拔高度从四川盆地的358米抬升至云贵高原1573米,经过丘陵,中低、低中山,云贵高原三个地貌单元,在地形地貌多变的高山峡谷间穿行。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叙毕铁路建设过程中的重难点工程。

  斑竹林隧道位于云南省威信县境内,全长12.78公里,穿越9条断层,Ⅳ、Ⅴ级围岩占比56.7%,最大埋深570米,最浅埋深8.9米,存在高瓦斯、突水、突泥、岩爆、浅埋及断层破碎带等风险,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环境险峻,是叙毕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也是全线最长隧道,对项目建设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

  2017年7月3日,在斑竹林隧道横洞施工大约距洞口146米的位置,突然,掌子面开挖钻孔作业首次发生瓦斯喷孔动力现象,钻孔内的沸腾的水流被气体冲出3米远,危急之下,现场停止施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经瓦检员对孔内和掌子面甲烷浓度测定,显示钻孔内甲烷浓度高达60.7%,通风情况下掌子面甲烷浓度仍为0.08%,浓度之高,超出了预期。

  这一突发情况的出现,让施工一度陷入僵局。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叙镇铁路公司组织国内知名瓦斯专家会同设计、监理、实施工程单位第一时间成立了“瓦斯攻坚团队”。开挖班负责洞内施工,有关人员携带便携式瓦检仪在洞内进行移动监测,时刻保证检验测试的数据在安全范围。在项目周密的部署、细致的方案支持下,所有实施工程人员稳定从容、默契配合,施工有条不紊的推进,前后历经至少6个小时,所有人顶住压力,攻克难关,圆满完成首轮探索施工。7月5日24:00,横洞工区正常开挖3个循环,为期两天“攻坚战”为横洞区域安全施工提供了详细数据及实战经验。

  在后续施工中,针对高瓦斯隧道的施工作业难、安全风险大的问题,各参建单位严格遵循“加强通风治瓦斯、昼夜监控测瓦斯、严控火源防瓦斯、超前预报探瓦斯”的科学施工原则,认真落实十二项安全避险管理制度,实现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常态化,确保各类风险安全可控,实现了安全质量“零事故”目标。

  如何顺利通过斑竹林隧道浅埋段,是项目施工面临的又一卡脖子难题。浅埋段全长275米,最浅处拱顶以上埋深约8.9米,隧道围岩稳定性差,岩体破碎松散,易发生坍塌、冒顶等灾害,且下穿叙威公路及扎西河,线路中线两侧存在大量房屋,叙威公路车流量大,大型重载车辆较多,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叙镇铁路公司组织实施工程人员蹲守现场,经过15天的反复注浆试验,终于调试出适合浅埋段地层的单液浆和双液浆,初凝时间由之前的10小时缩短为了1小时,这一成果不仅提升地表固结的效率,也大大节约了成本。

  施工期间,随着地表埋深越来越浅,发生坍塌冒顶的风险越来越来大,每天,精测队使用监测仪器对洞内和地表监控量测点进行观测。2022年4月12日,精测队发现其中一个监测点累积沉降量出现红色报警,立刻联系相关单位,及时作出调整实施工程技术方案,将工字钢拱架间距由0.6米调整为0.4米,同时将超前小导管由单排调整为双排,将掌子面附近也许会出现坍塌风险扼杀在摇篮,守护了实施工程人员的生命安全,为斑竹林隧道浅埋段施工安全通过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开工建设以来,项目按照“机械化+”的思路,探索运用“XE100防爆型多功能钻机+三臂凿岩台车+水压光面爆破”模式,为机械设施安装“大脑”延伸“四肢”,总结出一套全工序机械化组合施工作业流程,先后攻克“进口顺层偏压、瓦斯涌出、横洞工区高瓦斯风险管控、单线隧道物流组织交叉、长距离独头通风、大型机械化配套施工,斜井工区软弱破碎带浅埋施工”等技术难题,确保了高质、高效、安全实现贯通目标。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西线通路畅通工程和西南地区至北部湾出海口最近的陆路通道,叙毕铁路建成后将切实改善沿线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对于促进川南、滇东北及黔西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和推动民族文化交流具备极其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