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206405565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三峡大坝能否承受百年一遇的暴雨?京津冀地区水灾背后原因

来源:极速体育在线看高清    发布时间:2024-01-03 12:21:59   

  文章千字以上,内容较为细腻,阅读估计需要5分钟左右,阅读前麻烦点一下关注,便于您后期连续关注相关内容。

  近日,京津冀地区遭遇了少见的暴雨天气,导致多地出现洪涝灾害,造成人员受伤或死亡和财产损失。据统计,7月31日至8月4日,海河流域平均降雨量达到了191.4毫米,其中涿州市更是达到了467.4毫米,创下了百年来的最高纪录。

  面对如此极端的降雨,三峡大坝能否承受住巨大的水压?京津冀地区的水灾背后又有什么深层原因?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分析: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它位于长江中游,跨过湖北省和重庆市。

  它的基本功能是防洪、发电、航运和调节水资源。三峡大坝的设计防洪标准是1000年一遇的洪水,也就是说,在1000年内只有1%的概率发生的洪水。为了达到这个标准,三峡大坝设置了34个泄洪闸门和22个发电机组。

  当长江上游来水过多时,三峡大坝会根据真实的情况开启少数的泄洪闸门和发电机组,将多余的水量释放到下游。这样既能够保证上游水位不超过安全范畴,又可通过水力发电。

  今年7月份以来,长江流域遭遇了连续强降雨,导致长江干流和支流水位不断上涨。为了应对这样的一种情况,三峡大坝从7月17日开始做了今年第一次泄洪。

  截至8月4日,三峡大坝已经进行了5次泄洪。其中最大的一次泄洪是在8月2日晚上10点半开始的,当时三峡大坝开启了11个泄洪闸门和19个发电机组,总出力达到了2250万千瓦。

  那么,为什么三峡电站在水多的时候不能满发呢?这是因为水力发电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第一,需要有足够的水头差。水头差是指水源和水轮机之间的高度差,它决定了水流的动能。水头差越大,水流的动能越大,发电效率越高。

  其次,需要有合适的流量。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水轮机的水量,它决定了水轮机的转速。流量越大,水轮机的转速越快,发电功率越高。

  然而,并不是水头差和流量越大越好。如果水头差过大,会导致水压过高,可能损坏水轮机和发电机。如果流量过大,会导致水轮机过载,可能会导致振动和噪音。因此,水力发电需要在一定的范畴内操纵水头差和流量,以保证安全和效率。

  三峡电站的设计水头差是80.6米,设计流量是1.8万立方米每秒。当长江上游来水过多时,三峡大坝为避免上游水位过高,必须开启泄洪闸门,将多余的水量释放到下游。这样做会降低上游水位,以此来降低水头差。

  同时,泄洪闸门也会占用一部分流量,由此减少发电机组的流量。因此,在泄洪期间,三峡电站的发电效率会下降。只有在来水量和上下游水位都适中的情况下,三峡电站才能满发。

  综上所述,三峡大坝的泄洪机制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方式,既能保证防洪安全,又能兼顾发电效益。目前,三峡大坝还没有遇到超过其设计标准的洪水,因此还可承受住百年一遇的暴雨。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群之一。然而,这个地区也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和环境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洪涝灾害的频发。据统计,京津冀地区近30年来共发生了15次大范畴的洪涝灾害,造成了近千人死亡和数百亿元的经济损失。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数据,京津冀地区近30年来的年均降雨量为570毫米,其中夏季占70%以上。

  而今年7月份以来,京津冀地区已然浮现了4次大范畴暴雨过程,累计降雨量超过了300毫米,相当于半年的降雨量。其中最严峻的一次是在7月31日至8月4日,海河流域平均降雨量达到了191.4毫米,创下了百年来的最高纪录。

  这种极端降雨不仅超出了历史中等水准,也超出了城市排水系统和防洪设施的承受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展,京津冀地区的人口和城市规模都逐步扩大。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北京市非流动人口为2154.2万人,天津市非流动人口为1562.6万人,河北省非流动人口为7556.3万人。

  其中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三个城市合计非流动人口为3909.5万人,占京津冀地区总人口的34.5%。这些城市都属于典型的大型或超大型城市。

  城市化进程带来了许多好处,如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增加了就业的机会等。

  但是,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增加了资源的消耗、加剧了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生态的服务等。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改变了城市的地表特点。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大量的自然地表被硬化和封闭,如水泥、沥青、砖瓦等。这些材料不仅增加了城市的热岛效应,也降低了城市的渗水能力和蓄水能力。

  当暴雨来临时,城市地表无法有效地汲取和储存雨水,导致雨水迅速汇合成洪水,冲刷和淹没城市道路、建筑和设施。同时,由于城市排水系统的不完善和不足,无法及时地排除洪水,造成城市内涝。

  根据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的数据,京津冀地区的城市化率从1980年的22.6%上升到2019年的58.4%,估计到2030年将达到70%。

  而京津冀地区的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980年的2100平方公里增加到2019年的11000平方公里,估计到2030年将达到15000平方公里。

  这意味着京津冀地区每年有近400平方公里的自然地表被转化为城市地表。这对于城市防洪和排涝能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综上所述,随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城市文明的进展,我们对洪灾防汛上的关注与措施应慢慢地增加,促进人民生活品质与安全齐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