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206405565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方案

14亿中国人沸腾了!隐身轰炸机终现身

详细介绍

  近日国内互联网曝光的一张图片引起了媒体和军迷的格外的重视,一架编号为40077的空军轰六轰炸机的局部机身使用了不同寻常的黑色涂料。有军事媒体分析,这是使用轰-6G型轰炸机进行的隐身试验。但也有媒体认为这架轰-6G仅在部分会出现的机身表面涂装异常,并未看到其他任何隐身化改装。因此这架飞机可能是刚完成了大修的现役飞机,黑色部分可能是一些底漆。

  关于这架神秘的轰-6轰炸机,是否为隐身试验机。笔者咨询了几位航空专家,分析结论如下:

  首先,从照片显示的飞机外形特征看,这架轰六轰炸机并非媒体所称的轰-6G轰炸机。根据《中国飞机手册》显示,轰-6G轰炸机是我军为替换老旧的轰-6D反舰导弹轰炸机,专门为海军航空兵研制的海军型导弹载机。该机于2002年首飞,2004年交付部队,是目前我国海军航空兵主力的远程对海、对地打击飞机。

  轰-6G最主要的特征是机翼下改装了4个挂架,主要携带国产鹰击-83K空舰导弹对海上目标进行突击。近几年海军的轰-6G还改装了大型机翼挂架,可以携带新一代鹰击-12远程超音速空舰导弹。轰-6G的机头下安装有大型对海雷达罩,保留了机尾通讯射击员舱和双联23毫米尾炮。从机号也可排除,因为我海军航空兵的作战飞机的机号大多是8开头的6位数机号。

  这架局部黑色涂装的轰六轰炸机,很符合空军轰炸航空兵装备的轰-6H型轰炸机的外形特征。轰-6H轰炸机是上世纪90年代,我国空军在海军专用的轰-6D基础上发展的,携带鹰击-63(也叫空地-63/AKD-63)空地导弹的轰炸机,是专门为空军进行远程空地精确打击而研制,正式名称为”轰-6H型导弹机武器系统(导弹和载机合一)“。

  该机与海军的轰-6G一同研制,1995年正式研制,1998年12月首飞,2000年4月完成自控导弹飞行试验,2002年11月完成空地-63导弹双发连射试验,2004年装备空军轰炸机部队。轰-6H的机翼下有2个挂架,可挂载2枚鹰击-63空地导弹。该机的问世使得中国空军首次具备了远程战术精确打击能力。1999年10月1日,轰-6H轰炸机参加了国庆阅兵。2005年中俄和平使命演习,空军轰-6H距离目标60公里外发射二枚鹰击-63实弹,准确命中目标。

  其次,这架轰-6H轰炸机不太符合大修的现役飞机的底漆特征,我军的现役飞机大修出厂的底漆,通常为黄色涂装,至今未见有黑色底漆。

  第三,这架轰-6H轰炸机的特殊黑色涂装部位,主要在机头领航舱风挡周围,机身中部进气道唇口,整个机翼和水平尾翼的前缘,以及机身中部弹仓、起落架舱的接缝处。很符合隐身改装飞机的特征。一架战机雷达反射最强烈的部位,通常是雷达舱、座舱、进气道、机翼外缘,机身舱门接缝等部位,国际通行隐身处理方法是使用吸波隐身涂料进行覆盖。

  国外现役轰炸机隐身改装最成功的型号是美国的B-1B轰炸机,其主要改装途径就是在机身重要的强雷达反射区域换装复合材料和涂装隐身涂料。美国的B-2隐身轰炸机的机身和机翼蒙皮最外层也涂敷有镍钴铁氧体吸波材料, TR-1高空侦察机上也使用了铁氧体吸波涂层,都大大降低了雷达可探测性。

  目前我国航空纳米吸波材料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早在2002年即研制出纳米超细镍金属粉末吸波涂料,性能大大高于国外的镍钴铁氧体吸波材料,据悉正在试飞的国产第四代战斗机歼-20就采用了此类纳米金属吸波材料涂装。

  第四、我国早在二十年前就对战机应用隐身涂料进行过研制和试飞。上世纪九十年代,分别试制了国产歼-7II和歼-8II的雷达隐身试验机。其中歼-7II隐身技术验证机由成都飞机工业公司研制。

  主要验证座舱隐身技术、雷达罩隐身技术、进气道隐身技术和隐身材料,对座舱、机翼和进气道更换吸波材料,采用隐身涂料喷涂,整机隐身对比飞行试验RCS测试在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完成,达到设计指标要求。歼-8II的隐身技术验证机由沈阳飞机研究所研制,是国内最先完成全向RCS测量的机型,该机按照整机低信号控制要求设计,技术成果也应用在后来的歼-8H/F等几个型号上。

  综上,中国虽然在隐身飞机的各项领域研发的入门时间相对来说比较晚,但我们的进步速度是世界最快的。

  不仅先后研制出歼-20,歼-31两种第四代隐身战斗机,还在研制隐身的战略轰炸机、远程无人机。最新图片显示的这种特殊黑色涂装,完全有很大的可能是对现役轰炸机的隐身改装,能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降低雷达反射强度,增加远程轰炸机的突击能力。

  中国高超音速轰炸机现真身:世界领先线日,中国官方媒体发表文章表彰中航工业安庆公司发动机组在多型产品方案评审中的事迹。其中提到“我国为某飞机配套的首次新研的串联式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项目”,

  这是中国正在进行预研的某型高超声速载人飞机项目的一部分。其最终成品的飞行速度将会超过音速的5至7倍,这种飞机的首要用途为战略轰炸任务,它将与高超音速导弹和激光武器一起构成未来20年中国军事科技的核心发展项目。

  人类的技术还不能让一种发动机同时具备在各种条件下都能高速飞行的发动机,于是人们基于不一样发动机具有各自有效工作范围的特点,采用以涡轮、火箭、冲压脉冲爆震等发动机为基础的组合发动机。

  所谓串联式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就是将不一样的发动机简单组合,在不同的飞行马赫数范围,仅仅使用一种发动机,即采用接力式工作方式。

  最高飞行速度达到接近5倍至7倍声速,也就是常规冲压发动机工作速度上限,未来还能够正常的使用超燃冲压发动机作为动力。副标题副标题据一些媒体称,该机为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两种模式并存的大型飞机,其动力系统模块设计与前苏联时代米格设计局提出的“301项目”相似,飞行重量超过60吨,据了解,美国上世纪70年代研制的“黑鸟”飞机在其研制之初曾计划用于高速截击机 、战略侦察机等多种不同用途,如著名的A-12“牛车”截击机。

  8月24日,美国新闻媒体报道,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臭鼬工厂”慢慢的开始进行旨在取代U-2和RQ-4“全球鹰”的下一代高空战略长航时飞机研制,该机可能采用有人、无人两用设计,至于飞行速度和高度等数据目前尚未公开,这种飞机被传说为SR-72“黑鸟之子”。

  他们只知道:“一台发动机,是一架飞机赖以生存的心脏。”发动机每一次结构上的改进、性能上的提升,无不饱含着他们如火的热情和辛勤耕耘的汗水。

  先后完成了三型发动机多型产品的方案设计工作,并分别于5月、7月顺利通过主机所的方案评审

  甚至连70多岁的老专家都亲自上阵指导方案论证工作,确保方案设计的顺利进行。一道道难题被逐个化解,一个个阻碍被悉数夷平,数月的辛苦劳作化作了丰硕的果实,而疲惫的他们还来不及欢庆和休息,又奔赴下一场紧张的科研攻关工作。

  主机所对公司的多型作动器提出改型设计的基本要求。装机工作刻不容缓、空间结构紧凑有限,改型设计的攻关战已经打响,改进升级的任务迫在眉睫。对于久经沙场的队员们来说,这早已司空见惯。专题讨论、方案确定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发动机组不仅完成了既定产品设计,还争取到了原主机所自己开发设计的产品。早期的发动机控制多数采用机械液压式,配套的作动器大多是由主机所自行设计。

  带领主管设计及小组成员,反复推敲主机需求,进行客户的真实需求分析,积极主动协助主机所进行成品技术协议的编制

  同时,对每一项方案设计、各项计算分析报告进行非常严谨的指导及把关,积极组织各项技术研讨,起到了较好的引领作用。

  庆安公司发动机组的12位组员们,他们团结一心亲如一家,他们无怨无悔踏实前进,他们永不熄灭的灯光装点了公司的夜空,他们辛劳的汗水浇筑了一件件成果,他们在不断超越自己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一年能生产10万架各型号军用飞机的时代不同,现代战斗机生产慢慢的变复杂,越来越精密,由于现代战斗机上有大量的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系统,这对战斗机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已经能保证该型战斗机的年生产量达到每年100至150架,而其最高生产目标是每年300至360架

  但随着中国航空工业技术能力的提高,中国歼-10战斗机的国产化率从最初的65至75%,提高到目前的90%左右,除去发动机外,歼-10B/C战斗机实际上已经完全实现了国产化。

  一架出口给日本的美国制造F-35售价高达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

  更何况这还仅仅是战斗机自身的价格,并不包括空空导弹等武器、维修、维护保养和备用发动机、飞行训练等等费用

  受制于可怜的订单数量,日本在2000年后开始生产的F-2战斗机其年产量只有个位数,因为其总需求量只有不到95架

  2010年5月28日,中国第一条飞机整体装配脉动式生产线——“飞豹”飞机脉动生产线在中航工业西飞总装厂正式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这条脉动生产线通过数控定位器多自由度调姿定位技术、大部件自动化对接技术、数字化测量技术和轨道移动技术等先进装配技术的集成应用,全方面提高了飞机的总装配技术水平和装配质量。

  外国媒体称,从2013年5月至2014年年中,沈飞一共生产了10架交付海军的01批歼15、4架交付空军某部的歼11BS、6至8架已经交付海军某部的歼11BH、8架交付海军另一单位的歼11BSH和8架歼11BH、以及从1611到1614的4架歼16原型机,保守估计,其年产量也应突破40架。

  而成飞大约在同一时间生产了40至50架歼-10A、歼-10S和歼-10B战斗机,以及4架歼-20原型机,加上西飞生产的12架歼轰-7A/B飞机,合计年产量大约为100架左右,这一个数字略低于美国,但高于俄罗斯,位居世界第二。而航空发动机从太行到无人机用涡喷发动机,大约年产量为90至120至台左右。

  中国沈飞2015年将生产20架歼-11和6架歼-15、12至16架歼-16,合计约为43架,成飞大约生产50架左右的歼-10,西飞大约生产4至6架歼轰-7A/B

  配套发动机产量大约为100至120台。美军机告别单挑无敌时代 中俄新战机不惧F-35

  F22还能够继续占据优势,但是F35或许在未来中俄隐身战机服役以后变成美军的“鸡肋”

  军事网站War is Boring的军事观察者大卫埃克斯认为,如果说以前在 一对一 战役中美国强力战斗机是无比的

  澳大利亚国会议员大卫詹森在其《西澳人报》(The West Australian)专栏中指出,尽管F-35配置了现代化的雷达和传感器,但主要缺陷是在机动性上它输给了自己的上一代战斗机

  詹森补充道,“在近距离战斗中,JSF根本没办法抵抗哪怕是数十年前研制的战斗机”。

  在一份关于F-35战斗机输掉与F-16D战斗机格斗空战的报告泄露之后,关于未来空对空作战特征的讨论又在美国火爆起来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26日刊发题为“揭秘:中俄如何在作战中摧毁F-35”的文章认为,中国对美国实施信息战或许将迫使F-35进入并不擅长的空中格斗。不过,中国军事专家认为,该文主要是警告美国在未来空战中光靠超视距空战不可靠,F-35仍然需要较强的格斗空战能力。之所以谈及中俄,主要是想让文章更具轰动效应罢了。

  文章称,军事专家安德鲁戴维斯确认了借助隐身技术、开发使用超级传感器和电子战能力,并使用超视距空对空导弹进行远程空对空作战的重要意义。不过戴维斯强调,这些功能在未来作战环境下到底有多大用处还有待验证

  报道称,考虑到未来的对手——中国的信息战条令明确要求,在任何军事冲突开始时,甚至之前,攻击美国的C4ISR系统(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及监视与侦察的英文单词缩写),包括卫星。这种信息作战战役将在太空、互联网空间以及电磁频谱内展开。“把信息战场空间视为包含了电子战、互联网空间的综合环境。”

  实施综合网络电子战的关键目标是摧毁敌方战场信息系统,使之无法正常运行,并保护己方信息系统

  《国家利益》的文章认为,如果F-35只能进行远程超视距空战,并且未来空中力量的条令也这样规划,那么这样的平台的有效性,包括整个西方空中力量都会在C4ISR系统一旦遭遇攻击时面临巨大风险。“在这方面,任何现代空中力量不进行空中格斗的假设都是危险的

  文章认为,未来想要赢得空战首先要赢得跨越太空、互联网空间和电磁频谱的信息战,以获得优势的态势感知能力,并且在战略、战役、战术层次阻止对手获取优势

  。反制对手的信息战系统将极大削弱对方战术作战飞机的态势感知能力,进而时F-35发挥出超视距导弹的最大效能。但是,中国和俄罗斯的研究人员知道F-35的弱点,并且知道怎么进行空战让对手充分暴露这些弱点。“预计F-35将被迫格斗,当它在一场与聪明的、装备良好的并且意志坚定的敌人展开真正战争的时候。”

  中国军事专家认为,文章中关于抗击F-35这类隐身飞机的方法——也就是先攻击其支援体系,再打击飞机本身的思路并不新鲜。之前,多国专家、智库都阐述过类似观点。对空战大致有些了解的人也会想到这些办法,但将想法付诸实施却远没那么简单。应该说,美国的信息支援网络是目前世界上最完善、最精确、抗干扰、抗摧毁以及自我修复能力最强的信息网络。仅攻击、瘫痪其几个节点没办法阻止其发挥作用。对这样的体系实施攻击,远非纸面上那么简单。大多数情况下反而可能是美国主动攻击别国的信息支援体系。

  由于常年的发展成本超支以及长期拖延,美国国防部对F-35战机购置计划的耐心恐被消磨殆尽

  俄罗斯“卫星网”7月13日报道称,13年来美国国防部一直对F-35战机购置计划的立场坚定不移,但随着设计与电脑系统问题的出现,该购置计划令人颇感沮丧。而看起来是时候美国国防部转变工作重心了

  将需要2443架F-35战机以及14架发展型战机,以便能够抑制或与中国这样的潜在军事竞争对手匹敌

  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提名者约瑟夫?邓福德(Joseph F. Dunford)向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表示,F-35战机的开发和购置计划正在审查中。“在分析完成后,我们有必要完成购买目前计划中的数目(2443 架战机),以避免造成一个整体上短期内战术战斗机的短缺。”邓福德说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7月1日发表题为《中国海军派新监视飞机搜寻潜艇》的报道称,中国海军北海舰队已列装了数架新型先进监视飞机,用以在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搜寻潜艇。北京的海军专家李杰6月30日称,新型“高新6号”海上反潜机于去年年底加入海军北海舰队。

  其实,在此次中美战略对话中,双方需要处理的棘手问题尽管不少,但南海问题似乎是美国更关注的问题。美国并不是南海的声索国,不是参与者,然而,美国现 在却非常积极,在任何场合都不放弃在其中扮演角色,并称中国在南海形成了威胁。因为南海问题是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一个抓手,美国试图在找各种机会。